延斯·明希拉特问:一些人对德国总理朔尔茨的中国之行持批评态度。这种批评合理吗?
沃尔夫冈·伊申格尔答:不合理。鉴于当前的地缘政治局势,如果德国总理在上任一年后已经去过华盛顿、莫斯科、巴黎和其他许多地方,却没有前往北京,那他才应该受到严厉批评。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对德国极为重要。双边关系中实际存在的所有问题并不会因为回避对话而消失。这次访问早该进行了。
问:批评的原因主要在于朔尔茨像往常一样率领了一个经济代表团。
答:为什么不能率领经济代表团?现在经济是双边关系中的核心要素。八位重要的德国企业负责人最近再次详细且审慎地阐述了这一点。
问:德国目前正在制定一项对华战略。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答:精明的对华政策的关键前提是欧洲要用同一个声音说话。顺便说一下,面对美国也应如此。基本原则应该是互利互惠,但这远没有在所有地方实现。极其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建立一种更完善的跨大西洋磋商机制。
问:您是指欧盟和美国之间?
答:是的,在与俄罗斯的关系中,我们有北约,而在对华关系中,基本上只有电话。我们需要一个跨大西洋协调机构,我们需要磋商机制,从而防止或至少可以控制影响。同时,这也是为了防止彼此的举措让对方措手不及,比如美国人最近对中国实施的半导体政策。美国显然认为没必要事先与欧洲人就这样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进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