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纳粹政府在乌克兰犯下的野蛮行径中最令人哗然的,可能就是17岁的左派激进分子瓦季姆·帕普拉的案例。他于2014年5月2日与其他40余名亲俄派人士一起,在敖德萨市的工会大楼内被一个由北约武装和资助的新纳粹团体纵火烧死。如今,这些团体是乌克兰军队的一部分。
然而,引起国际“舆论”愤慨并将冲突提上媒体议程的,却是在普京政府出于自身地缘政治利益于2月24日对乌克兰军事目标实施轰炸后。
如果有什么东西让乌克兰冲突再次变得“可见”,那就是媒体(以及越来越多的社交网络)作为心理战和认知战的武器所发挥的战略作用:操纵信息、扭曲现实并大规模传播。
这是在全球人口中产生和传播某些情绪和思想的惯用作案手法,例如在平民中散播恐慌、将纳粹分子呈现为受害者或战争英雄并加以同情,以及煽动对俄罗斯人的仇恨。
这场战争的内核是在处理我们获取的所有信息时体现出来的。因为在消化信息流的过程中,构成我们“集体无意识”的一系列信念和偏见发挥了作用,使我们倾向于将各种虚假信息视为真实。
目前,所有这些非常规战争的发展都不是自发的,也不是随机的。相反,它是经过科学研究并加以运用的:就在一年多前,北约资助了法国海军上将弗朗索瓦·杜克罗泽尔进行的认知战研究。这项研究中确定了这种新型战争形式的目标不再只是改变我们思考的内容,而是改变我们思考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因此,军事目标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所有人口,而目的是系统地损害他们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