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 美国《外交》双月刊发表3-4月号文章《创新战》,作者是美国IQT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达比、IQT公司负责政策问题的执行副总裁莎拉·休厄尔。作者认为,美国市场在国际环境中显得没有过去那么重要了,巨大的中国消费市场产生了格外强大的吸引力。中国在研发领域投入巨资,在全球技术支出中的份额从2000年的不到5%上升至2020年的23%以上。如果保持目前的趋势,中国的技术支出预计将在2025年超越美国。全文摘编如下:
自冷战初期以来,美国始终在技术上领先世界。在所谓的“美国世纪”里,美国征服了太空,率先发展互联网,给世界带来了苹果手机。然而近年来,中国为争夺技术领导地位付出巨大努力,在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微电子、绿色能源等众多领域投入海量资金。
冷战初期,美国投入数十亿美元大力建设科研基础设施。政府与学术界和企业界密切合作,资助各种基础研究。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政府在创新方面不再发挥领导作用。1964年,美国政府将国内生产总值的1.86%用于研发领域,但是到1994年,这一比例下降至0.83%。与此同时,美国企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几乎增加一倍。而且数字只说明了一部分问题。政府的研发投入大部分用于寻找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新发现,而企业研发活动主要关注渐进性创新。私营部门意识到,增加营收的方法是充实现有产品,增加功能或者把产品变得更快、更小、更节能。企业关注的是具有商业前景的中短期技术,而非可能要花数十年时间才能出成果的宏观探索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