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11日报道 随着叙利亚东古塔地区近日疑似发生“化学武器袭击”事件的不断发酵,西方开始把矛头直指巴沙尔政权:美国总统特朗普警告短时间内就会决定是否对叙进行军事打击;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法国已做好军事打击叙利亚的准备;4月9日,疑似以色列两架战机袭击叙利亚基地,造成叙政府军和伊朗方面人员伤亡;同时,俄罗斯在叙的防空导弹系统提高战备等级。
对于该事件的发生,联合国安理会9日召开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紧急会议,与会各理事国展开激烈争辩。有的国家指出此事件的“极度危害”,有的则称其为“假新闻”,“旨在诬陷叙政府及其盟友”。叙利亚通讯社日前援引叙外交部官员的话说,每当叙政府军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战斗中取得进展时,就会出现对叙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的不实指责,“这种指责是为了给恐怖分子‘苟延残喘’找借口,是事先计划好的,我们有确切信息能够证实这一点”。
美国白宫10日宣布,鉴于叙利亚当前局势,特朗普决定取消访问拉美的行程。为何在事实尚未清晰之前,美国就作出如此强烈的反应,原因耐人寻味。
进退两难,美国处境尴尬
叙利亚内战进入了第8个年头,今年初春,在俄叙联军的集中打击下,反对派武装节节败退,退守东古塔坚持约一个月后,大部分反对派武装已投降。外界本以为叙利亚局势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可短短几天,因为疑似化武袭击事件的发生,叙利亚危机骤然升级。
4月初,特朗普本已宣布美国将会“离开”叙利亚,让“别人接手”。但仅仅数日就出尔反尔。特朗普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游移不免令人迷惑。对此,军事评论员宋晓军在接受参考消息网记者采访时称,美国近几年在中东的军事投入与介入基本都是赔钱赚吆喝,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对此心知肚明。今年2月,特朗普在介绍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计划时就明确说过:“美国在过去的17年里为了帮助中东已经花费7万亿美元,我们的做法是错误的,中东还是老样子。”
但特朗普想要从中东“抽身”又谈何容易。宋晓军说,如今白宫内部集结“鹰派”分子,在中东事务上均表明了激进的态度。面对伊朗不断地扩张,美国及其盟友沙特和以色列均表示了强烈的担忧。因此,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一边抱有“抽身中东”的意愿,另一边又放不下“遏制伊朗”的决心,使得美国出现了“摇摆不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