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1日报道 说起以往能刷爆朋友圈的国家新闻,“神舟”上天、“蛟龙”下海……这类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不胜枚举,世界上恐怕没有什么可以难得倒伟大的中国人民。今天我们不说那些高大上的,谈谈与大家息息相关的电。现代生活已然离不开电,如果没有了电,我们怎么用手机,还怎么能吹空调——致我们终将热死的夏天。
网络表情包:空调之父开利与电学之父法拉第
当我们在炎炎夏日里吹着凉风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些电从何而来?你可能会回答:发电厂啊。不完全是。当前我国煤炭发电占发电总量的比例最大,然而以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进行发电,一方面其储量有限,枯竭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威胁全球生态。难道说用电也成了“不环保”行为了?别急,近期中国能源圈发生的这件大事,或可解诸君之忧。
6月17日-23日,青海省连续7天使用光伏、风电和水电为全省供电,这是中国首次在省级区域范围内实现较长时间的100%清洁能源供电。青海省电力公司说,在此期间共用电11亿千瓦时,如果用煤电的话需要烧掉53.5万吨煤——这相当于一座中型矿井一年的产能。
“笼盖四野”的青海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
在国外,德国、丹麦、葡萄牙等国也有瞬时全部清洁能源供电的先例,但是通过此次试验表明,中国在电网供应方面更具可持续性,维持的时间也相对更长,对于全球新能源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无独有偶,不久前(6月7日),在中国安徽省淮南市的一个废弃煤矿塌陷形成的湖泊上,全球最大的漂浮式太阳能项目在此落成。这座电站不仅在规模上领先全球,还被外媒惊呼“是中国新宏伟目标的一个有力象征——超过美国并成为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
转型应天时:中国清洁能源发展大势所趋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第二大经济体,自2007年起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据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16年版)》预测,到2035年中国将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5%。如此,依赖传统能源的中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从环保角度出发,中国能源转型动力一面源于气候变化挑战,也源于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后果。大量的化石能源燃烧带来的严重区域气候污染和环境问题已经很明显,例如秋冬季节肆虐中国北方的雾霾。如此,以清洁能源替代高碳、低效、不清洁的能源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
从经济增长来说,全球能源行业已进入高效、清洁、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转型新阶段。减少化石能源依赖性消费,投资清洁能源以提高生产力,获取长期回报是发展方向。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增投资将达到2.5万亿元。有媒体估算,这将创造超过1300万个就业岗位。
从地缘战略考量,此举有助于打破西方传统能源垄断,亦可降低地缘政治风险。世界油气资源产地与消费地在地理分布上处于严重不平衡状态。2015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1%,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34%。目前,中国已有四条油气进口战略通道,还有正在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但仍是以进口传统油气资源为主,沿线周边不稳定的局势给运输带来未知风险。
中国五大油气战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