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24日报道 第52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于6月19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北部的布尔歇机场举行。此届航展有来自91个国家约2000多名参展商,预计展出约130架新型民用和军用飞机。美国的F-35也完成了它在本届航展上的航空表演首秀,但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带来更多诚意。中国的十余家航空航天企业也携最新成果和拳头产品如约而至,这其中就有我们今天的主角——“鹘鹰”(又称FC-31)。
6月19日在法国巴黎近郊布尔歇拍摄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展位。
解构FC-31
FC-31是中国航工业沈飞公司研制的第五代单座双发隐形战斗机(美俄标准的第五代,中国标准的第四代),在官方的介绍中被称为是主导未来战场的最新型多用途战斗机,具有高生存力以及优异的电子对抗性能,不过在一些专家眼里,FC-31是5代机中的“低端机型”,这个后面会说到。
FC-31于2012年10月31日成功实现首飞,这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第五代战斗机原型机的国家,这意味着距离量产不会太久。2016年底,FC-31的2.0版本再次试飞,此次试飞的原型机机身复合材料比例达到30%以上,空气动力设计的改变缩减了飞机雷达散射截面积,实现了更高的隐身性能。当时已经引起了外国客户的关注。在今年年初的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就有报道称,中东某国向中方表达了采购FC-31的兴趣和意向。
FC-31被认为是一款对标美国F-35战机的中型隐身战斗机。但是,“中型隐身战斗机”本身就是个存在争议的概念。传统战斗机都是把弹药、副油箱等挂在机翼下和机身下,肉眼可见;但隐身战斗机的各种弹药以及各种吊舱必须装载在机身的内置弹仓内,这样才能保证尽量减少机身外表的雷达散射面积,从而实现隐身功能。这样一来,隐身战斗机的体积和重量必然比普通战机庞大得多,如果要做一款“中型”的隐身战机,势必要减少内仓的体积,降低弹药重量。
这就尴尬了——战斗机需要在短时间内控制局势,就要实现多带弹药,以提高单次飞行的战斗效率。如果在战斗中刚打了几发就要折回去补充弹药,岂不是耽误时间?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型隐身战斗机”更像是一个市场化的概念,有点类似于汽车销售商所谓的“城市越野车”——问题是,在城市里堵着如何实现越野?这在应用功能上是矛盾的嘛。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比起美国货,FC-31最大优势就是便宜,在作战半径、最大飞行速度等方面也都超过了美国的F-35A。事实上,一般认为现代作战飞机达到25吨就可以称为重型战斗机,而根据中航工业公开的数据,FC-31的最大起飞重量也达到了28吨,基本上处于中型战斗机和重型战斗机的分界线上。对那些买不起或者因为各种原因被禁止买F-35的国家,FC-31的性价比简直太高。何况,F-35从诞生以来就毛病缠身,受“制氧系统”困扰频繁停飞,这难免让一些潜在客户心里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