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运-10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已进入“国际干线飞机俱乐部”(美、欧、苏、中)。从1980年10月至1985年2月,运-10先后转场试飞北京、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昆明、成都等地,7次成功飞抵西藏拉萨,共飞了130个起落,170个小时。
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运-10的研究因为种种原因被迫下马。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常见相关的各种讨论,包括“为麦道让路”说、“经费不足”说等等。
运-10的下马令人扼腕。但抛开技术层面不说,以大型飞机所需要的产业关联度而言,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中国要将运-10投入大规模的商业运营,可能确实也有“力不从心”之处。
而今,C919即将“一飞冲天”。就在不远的上海飞机制造厂原址,那架留存下来的运-10样机,应当也会感到欣慰吧。